發展史
旭化成以期望人類幸福為主旨,致力于"為實現人們更加美好的生活,以較低的價格提供豐富多樣的最佳生活資材"從而創業 。自創業起約1個世紀,旭化成順應時代的需求,積極調整業務結構,面對社會問題,通過提供產品和服務來提出解決方案。以下是我們旭化成預測社會變化不斷挑戰,且自身也順勢變化至今的發展歷程。
1920sGrowth as a diversified chemical manufacturer 多元化化學廠家的成長
-
1922年
旭絹織株式會社成立本公司創立
-
1923年
日本氮氣肥料株式會社在延岡開始生產合成氨
合成氨工廠 混合氣體壓縮機(延岡)
-
1924年
旭絹織株式會社開始生產人造絲
旭絹織的商標
旭絹織膳所工廠、人造絲的捻合工序(1928年左右)
-
1931年
延岡氨絹絲株式會社成立(公司成立:1931年5月21日 注 冊資本1,000萬日元)
氨、硝酸等化學品的生產和銷售本公司創立 -
1933年
延岡氨絹絲株式會社合并日本賓霸絹絲株式會社(生產和銷售再生 纖維素纖維"賓霸™")及旭絹織株式會社(生產和銷售粘膠人造絲)
公司名稱變更為"旭賓霸絹絲株式會社"(注冊資本4,600萬日 元) -
1935年
開始生產谷氨酸蘇打、進軍食品領域進軍食品領域
-
1943年
旭賓霸絹絲株式會社合并日本氮火藥株式會社(生產和銷售炸藥等 產品) 公司名稱變更為"日氮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注冊資本5,440萬日元)
-
1946年
日氮化學工業株式會社改稱"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注 冊資本5,440萬日元)
-
1949年
股票在東京、大阪及名古屋各證券交易所的市場第一部(相當于主板市場)上市
大阪·阪急百貨店的"賓霸™"展覽(1951年)
-
1952年
與美國陶氏化學公司合資成立旭陶氏株式會社,進軍川崎 地區
-
1957年
旭陶氏株式會社開始生產聚苯乙烯,進軍合成樹脂領域正式發展合成纖維領域
-
1959年
在富士正式開始生產腈綸纖維"Cashmilon™",正式進軍合 成纖維領域進軍合成樹脂領域
對于自創業以來以氨的利用為主,推動多元化技術開發的旭化成來說,通過丙烯的商業化實現了氮工業的升級,即打開了高分子工業領域的發展前景。在合成纖維中,腈綸擁有與羊毛相似的特性,有望廣泛應用于全部衣料。這一時期,被商品化的合成纖維很多是基于從海外引進的技術,但是旭化成以本公司自家的技術開發腈綸,通過社內報公開募集商標名,從高級毛織品羊絨得到啟發,采用了商品名"Cashmilon™"。
"Cashmilon™ "毛毯
"Cashmilon™ "產品標簽
1960sBranching into new fields發展新領域
-
1960年
開始銷售"旭包鮮®",進軍樹脂產品領域出進軍樹脂產品領域
開售之初的旭包鮮®(1960年左右)
-
1960年
開設紐約辦事處
-
1962年
開始在川崎生產丙烯腈
-
1967年
在松戸開始生產輕質加氣混凝土"Hebel™",正式進軍建材 領域正式進軍建材領域
內壁使用了"Hebel™"的霞關大廈(1968年竣工)
-
1969年
山陽石油化學株式會社成立正式進軍石油化學領域
-
1971年
旭Schwebel株式會社成立,進軍玻璃纖維織物領域加入微電子行業
塑料光纖
-
1972年
山陽乙烯株式會社(現旭化成化學株式會社)于水島地區建成年產35萬噸的乙烯生產中心
乙烯工廠(水島 1972年)
正式開展"Hebel Haus™"業務,正式進軍住宅領域 旭化成建材株式會社成立正式進軍住宅領域
第一棟Hebel Haus™(蒲田住宅展覽場)
從20世紀6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初,新建住宅開工戶數逐年增加,來自不同行業的多家企業加入住宅產業。1969年7月,旭化成以不動產部起步加入住宅行業,第二年即1970年在東京·蒲田的住宅展覽場利用ALC建造完成了第一棟預制裝配式住宅"Hebel Haus™"(中的D系列)。
1972年3月開始銷售"Hebel Haus™"D 、E系列,以正式進軍該領域為契機,將事業本部從日比谷遷至新宿,同年11月,考慮到未來的事業發展,成立了作為住宅領域公司的旭化成住宅株式會社。Hebel Haus™E系列
-
1974年
旭醫療株式會社(現"旭化成醫療株式會社")成立, 開始生產人工腎臟,進軍醫療器械領域進軍醫療領域
人工腎臟的產品檢查(大分 1975年)
-
1976年
株式會社旭化成textile成立,紡織品業務得以強化
旭化成建材株式會社成立
開始銷售分銷公寓"SuncityTM"東京都板橋區),加入土地開發行業
Suncity (東京·板橋 1979年)
-
1978年
開始銷售口服制癌劑"Sunfural™"正式進軍醫藥品領域
"Sunfural™"的產品檢查(延岡)
1980sPromoting globalization推動全球化
-
1980年
宮崎電子株式會社(現旭化成電子株式會社)成立,進軍 霍爾元件業務領域
-
1982年
合并旭陶氏株式會社,強化合成樹脂業務
-
1983年
旭Microsystem株式會社(現"旭化成Microsystem株式會社")成立正式進軍LSI領域
檢查特制的LSI掩模圖形(20世紀80年代)
旭Microsystem株式會社是從進口銷售通信用LSI開始起步的。之后,為了以自家的技術實現商業化,在第二年設立了設計中心,在1986年,更名為旭Microsystem株式會社,整合了研究、設計、生產、銷售的所有部門。
旭化成的LSI以AV設備及智能手機等不可或缺的模擬·數字混合信號技術為基礎。具有將我們通過五感能夠識別的模擬信號和系統的數字信號相橋接的功能,被搭載于各種各樣的微電子產品。微電子研究所(厚木 1985年)
-
1988年
開設北京辦事處
-
1992年
與東洋醸造株式會社合并,強化醫藥?醫療業務,進軍酒類領域
與東洋釀造合并后的醫藥品
旭化成與東洋釀造的合作可以追溯到1958年,為加強發酵法制谷氨酸的生產研究體系從而達成了業務合作。到了20世紀80年代后半期,應對產業結構的變化,旭化成對醫藥·醫療、微電子等領域進行了多元化。1989年,旭化成取得51%東洋釀造發行的股份,之后在1992年實現合并,打造了醫藥事業的基礎。
-
1994年
合并株式會社旭化成textile,強化紡織業務
-
1999年
將食品業務轉讓給日本煙草產業株式會社
2000sTaking on new challanges迎接新挑戰
-
2000年
接受新日鐵化學株式會社讓渡的歐美復合樹脂生產子公 司,確保歐美生產基地
-
2001年
公司名稱從"旭化成工業株式會社"變更為"旭化成株式 會社"
在2001年制定的集團品牌標志
-
2002年
將燒酒及低度酒精飲料業務轉讓給朝日啤酒株式會社及Nikka Whisky株式會社
-
2003年
將清酒?合成酒相關業務轉讓給Oenon Holdings株式會社
改為分公司?控股公司體系
轉變為由控股公司(本公司)與7個事業公司(旭化成化學 株式會社、旭化成住宅株式會社、旭化成制藥株式會社、 旭化成紡織株式會社、旭化成微電子株式會社、旭化成建 材株式會社、旭化成Life & Living株式會社)構成的集團 經營體制。
-
2007年
旭化成化學株式會社吸收合并旭化成Life & Living株式會社
-
2008年
將旭化成制藥的子公司——旭化成可樂麗醫療、旭化成醫療重組為由本公司直接出資的事業公司
-
2009年
旭化成化學株式會社、旭化成微電子株式會社以及本公司的電子化學相關業務,由旭化成電子材料株式會社通過吸收分割來繼承
-
2011年
制定旭化成的集團理念·愿景·價值觀·口號
旭化成集團理念體系圖
-
2012年
旭化成可樂麗醫療株式會社和旭化成醫療株式會社合并(存續公司 名為旭化成醫療株式會社)
收購美國卓爾醫學產品公司為關聯子公司進軍急救領域
美國卓爾醫學產品公司的產品
-
2013年
名古屋·札幌·福岡證券交易所市場1部的股票上市廢止
-
2014年
本部所在地由大阪(大阪市北區)遷至東京(東京都千代田區)
-
2015年
收購美國博力通集團公司,使其成為旗下一員
鋰離子二次電池用隔膜 Celgard™(左)和鉛蓄電池用隔膜 Daramic™
-
2016年
關閉旭化成化學株式會社水島制造廠的乙烯中心。在三菱化學旭化成乙烯株式會社,開始聯手運營乙烯中心
成立旭化成歐洲
旭化成株式會社吸收合并旭化成化學株式會社、旭化成紡織株式會社及旭化成電子材料株式會社,轉型為事業控股公司
-
2017年
股票交易單位從1,000股變更為100股
概念車AKXY™(2017年)搭載了旭化成的各種材料和技術
-
2018年
收購美國Sage Automotive Interiors,Inc., 使其成為旗下一員
AKXY POD